查看原文
其他

国之脊梁,先生千古

9月18日(明天 星期二)

东莞:25°C-30°C 雷阵雨

湛江25°C-30°C 多云

校园百科

校园活动

社会新闻

广医新闻

其他干货



9月1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李德威教授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万公里。


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今年3月在海南琼北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井”,为我国固热能的开发和利用打开了前景 。


9月14日,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他在病床上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德威教授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万公里。


1990年,他参加了李紫金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发现了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


为了弄清原因,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花3至4个月的时间奔波在青藏高原,足迹几乎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


李德威教授在病床上坚持工作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


此后,李德威相继又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系统。


在他刚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也有人暗地里说他傻,“一个教授,不把心思放在SCI论文上,却固执地搞什么科学理论创新?”“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较劲。”


但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愿随波逐流,他说:“我绝不会为了评职称,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


李德威教授在野外考察 


他临终未都能放下的固热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地热能源,固热能的发电利用率是光伏发电的5.2倍、风力发电的3.5倍,同时在获取地热能的同时,还可降低地震及相关灾害的强度。固热能已经成为全球发达国家都在争分夺秒追逐和探索的新能源热点。


经过近30年的研究、科考,他已经初步预测青藏高原、华北地区、东部南部沿海大面积存在优质固热能——干热岩。今年3月,利用他的地学与地热理论,经过66天的钻探,海南琼北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他的努力,为我国固热能的开发和利用打开了广阔可能和空间。


病重之际,同事到医院看望李德威,“当时他己浮肿得很厉害,艰难地握了手。他一见到同事说的却是项目的人员安排,他说自己已经没力气了,希望学校能继续把事情办成。


从李德威夫人口中得知,他的病情十分严重,怕感染,需要隔离,但他不听,不断召集学生来论证项目。


9日,刘德民还和李德威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10多人在普仁医院李老师病房开了“组会”,每个人就自己的学业进展、科研项目进行了汇报。当时李德威说话已很吃力,但还是一对一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指导。


9月12日,他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倚靠在病床上的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弥留之际,他已经说不出话来。


他几次用手势示意护士,想借用她手中的笔,可他的手也已经很难握住笔,但仍坚持着,颤抖地写下了10个大字。


第一次写出来的字,护士不大认识,他耗尽最后的一丝气力,又写了第二次……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是他终生追求的事业,也是对祖国最深沉的期待。


在重症监护室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李德威教授生平简介


李德威,1962年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藏高原研究中心总工,重大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常务编委。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以青藏高原为主要研究基地,长期从事基础地质、地球物理、矿床地质、灾害地质、地热地质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4部。


1992年提出下地壳流动导致盆山合的“层流构造假说”,相继提出:


◆洋陆作用制约大陆内部和大陆边缘盆山系统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假说


◆地球物质多级循环的地球系统动力学假说及其相关的成矿动力学


◆四维动态成矿理论


◆热流体撞击地震成因模式


◆地热能分类与成因


◆热灾害链及其取热减灾减排思想,已成功应用于成矿预测和地震预测


主要致力于干热岩地热能、无机油气成藏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延伸:寂寞先行者——李德威教授印象


文/常明


如果一个学者要谈论一个学术问题,他可以跟谁谈呢?


李德威33岁就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自1993年以后一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谈论大陆动力学,提出层流理论,后又发表一系列地震成因的文章,反对弹性回跳模式,提出热流控制理论,建立自己的灾变学。


李德威教授没跟谁认真地讨论过他的学术问题,至少这几年没有,尽管他参加了不少学术会议,甚至自己还当过香山会议的主持。


李德威在打加错地堑达格架温泉


执著于自己学术路线的李教授,深陷尴尬: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较劲。


要理解李德威的孤独,就必须回到当下地球科学的语境,随便翻开一本大地构造方面的著作,扑面而来的都是板块构造及在此假说之上展开的碰撞造山、拉张成海(或挤压成山、断裂成湖)。



李德威不想这样误人子弟,也不想就此耽搁了青春,所以就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要理解李教授的境界,就必须跟上他的脚步,听他逐一指出板块学说的短处


岁月荏苒,人到中年。李教授学问大有长进,也更自信,敢于正面“碰撞”板块构造,质疑“刚性岩石圈”及“板块边界”等一系列板块学说赖以建立的根本性问题,犹如拨云见日,大呼痛快!


5·12汶川地震灾区慰问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向来作为板块运动的主要例证。李教授二十余年潜心于青藏高原研究,足迹踏遍(喜马拉雅)山南山。


多年来,李教授在文中一再举出青藏高原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如果这一立论站得住脚,那么,喜马拉雅山在板块理论那里就站不住脚,板块理论在这个地球上也站不住脚。


如果一个学者要严肃地谈论一个学术问题,他可以跟谁谈呢?结论是他只能跟他自己。


李教授跟记者谈论了一整天有关板块理论的学术问题,但是,记者只是一个半懂不懂的编辑,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真正的思考只能由他自己去进行,答案也只能在他自己脑海里。



访谈完毕,笔者一直觉得不解,美国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机制,也指出了板块学说在解释大陆问题上存在着不足,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时,却到处得到的是冷遇而不是欢迎?究竟是普遍的自信的不足,还是科学精神的缺乏?还是“学人相轻”?


诚然,李教授离系统地建立自己的理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以热能为驱动力的地球系统动力学假说也不乏瑕疵,他对板块理论也还有一丝眷念。


但是,假以时日,他必将终结板块,而且是中国原创。


网友评论


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惋惜和哀悼之情。“致敬中国脊梁”“他是真正的匠人,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很遗憾是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



还有位网友晒出了他于2014-2015年间在周口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李德威教授的感受。



有网友留言,李教授弥留之际写下的字条,展现了一位学者的巨大热情,应该收藏到博物馆。



今天是他离世的第四天

令人惋惜的是

直到他去世,我们才第一次听说他

虽然他的名字我们还很陌生

但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国脊梁

他更应该是值得万千国人

崇敬的巨星


今天,我们的头条留给值得国人铭记的

大国脊梁——李德威


PS.

校学生会最后一轮笔试通知!

下面是关于笔试的具体时间地点:

〔时间〕9月18日晚20:00-23:00

〔地点〕东莞厅(原三饭学术交流中心一楼)

参加过笔试的小鲜肉们在宿舍静候二面的消息就行啦!



END

更多精彩

倡议书|霞山区团委关于号召全区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防御和抗击超强台风“山竹”的倡议书

大“山竹”的风圈,足以覆盖整个“鸡腿”省!!

纳新回顾 | 一饭对面,用心相见

明天!校会!摆摊啦!

台风又双叒叕来袭!双台风强势登陆广东!

广东医学生会


微信公众号:stugdmu
新浪微博:广东医科大学学生会
投稿邮箱:stugdmuarticle@163.com

来源 |广东共青团、共青团中央、观察者网、长江日报

我们尊重作者的合法权益,非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争议,请作者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编辑 | Chu

广东医科大学学生会出品

目前27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OK 请给校会君点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